印度劳动法之——终止用工
根据印度劳动立法,“员工employee”可以分为两类:“工人workman”和Workman以外的其他员工。《1947劳资纠纷法》中的“工人workman”是指那些在一个行业中被明示/默示雇佣的为取得报酬/工资的,非熟练/熟练的,技术性/操作性的,文员或管理人员等人员,包括那些因劳资纠纷被辞退、解雇的人,但不包括军人、警察以及主要从事管理职能、行政职能或监管职能的月工资超过10,000卢比的人员。对workman工人终止用工主要依据《1947劳资纠纷法》及其劳动合同。对非workman的终止用工程序等主要规定在各邦的《商店及商业机构法》以及劳动合同中。
根据印度现行法律规定,每一个超过100名雇员的工业机构在遣散、裁员或结束经营时都有强制义务获得政府的批准和许可(这种情况不考虑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没有取得政府许可而采取导致大范围失业的行为将是不合法的,在此期间被辞退的员工仍有权获得相应薪水。但是,少于100名员工的企业无需获得政府许可,可以根据《劳资纠纷法》第25F,25G和25H部分的规定进行裁员。
1)允许的终止用工情由:
1.1. 工作无能或低效
企业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因此企业不会允许雇佣一个持续无工作效率的员工或者持续达不到公司要求的员工。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岗位要求以及员工应达到的工作预期。因此,用人单位以不满意员工工作为由解雇,通常法院会认定是有效的。
1.2. 因不当行为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义务、保密义务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当行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立即生效无需事先通知或代发相应工资。但是“不当行为”的概念是比较主观的,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其员工手册或其他人力资源政策中详细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认定为不当行为并且最终会导致解除劳动关系。同样的,对违反保密义务比如泄露客户信息、技术细节、化学配方等也是可以作为有效的终止劳动关系的情由。
1.3. 因持续疾病无法继续工作解除劳动关系的。
2)不允许终止用工的情形:
根据《产假法》,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不得被辞退。根据《雇员国家保险法》享受疾病津贴或者产假津贴的员工,在此期间内也不得被解雇。
3)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连续用工满1年的“工人workman”终止用工,用人单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3.1 因不当行为以外的原因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可选择提前一个月通知相关员工终止劳动关系及告知相关原因,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关系(这种情形无需提前一个月通知)。一个月通知期是根据法律最短期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更长的通知期。
3.2在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按每一年(大于6个月的部分按一年算)等同于15天工资支付给该雇员。
3.3 根据《劳资纠纷法》,如果员工被裁员而相关用人单位又重新招聘,那么该用人单位需要给该被裁员工以重新录用的机会,且该机会需要优于其他新应聘者。
4)其他福利相关:
4.1 公积金:解除用工以后,用人单位无须再为该员工缴纳公积金。员工可以选择将其公积金金额取现或将公积金账户迁移到下一个用人单位。
4.2 离职金:服务满5年,因退休、离职、死亡、因工伤或疾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获得一笔离职金(因不当行为被辞退除外)。如果其最后一个月的工作额为X,则离职金的计算公式为:离职金=[(X/26)*15]*服务年限。但总金额不超过100万卢比。
4.3 假期折现:基本上各个邦的《商店和商业机构法》都规定了员工在离职或被辞退时有权将未使用的假期折现支付。通常用人单位都有相应的政策和规定。
- 上一篇:印度劳动法之——工作场所性骚扰 2016/9/21
- 下一篇:印度劳动法之——工作条件 201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