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劳动法之——工资和社保福利
《1936工资支付法》规范着一些具体行业中受雇工人的工资发放,并且对非法克扣工资和无故拖欠工资的行为提供救济途径。该法案适用于直接或间接(比如第三方劳务派遣单位)受雇于工厂或其他商业机构的工人。
2
《1948最低工资法》通过规定一些具体工作的最低工资来保护相关工人的利益。雇主/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政府在《最低工资法》中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后续的修订)向其员工支付工资。
3
各邦的《商店和商业机构法》规定着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以及雇主支付全部工资的责任。工资支付期应当是固定的而且不得超过一个月。雇主可根据员工缺勤或损坏货品等不当行为扣减相应数额的工资。
4
对外国员工的最低工资要求:根据印度内政部的要求,如果外国人在印度从事雇佣工作,其年度最低工资额不得低于25,000美元(该规定旨在保护低技能的印度劳工利益,但有3类人不适用该25,000美元要求的限制:厨师,非英语语种教师或翻译,使领馆等外交人员)。
5
雇员国家保险政策:《雇员国家保险法》适用于医疗保健和疾病、生育以及工伤方面的现金福利支付。其所规定的基于社会需要的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工人在疾病、生育、暂时或永久伤残以及因工伤导致的死亡方面的权益。这方面符合条件的员工的月工资上限已由10000卢比提高到了15000卢比。该法案适用于所有雇员超过20人的工厂或其他机构,且要求达到法定人数后15天内根据该法案向相关区域办公室完成注册。
6
公积金:《公积金法》规定了公积金机构、家庭养老基金、职工存款联结保险金,也一并规定了对职工养老以及低保方面的长期性保护。《公积金法》所规定的员工月工资达到15000卢比的享有公积金权利。公积金分为雇主承担和雇员承担两部分,具体由公积金中央委员会管理。只有正式受雇佣的员工才受《公积金法》保护,临时工不属于《公积金法》规范的范围。《公积金法》适用于所有雇员超过20人的工厂或其他机构,且要求达到法定人数后根据该法案强制注册,少于20人的则采用自愿原则。目前公积金比例为:用人单位13.61%,员工12%。
7
有关外国人公积金的规定:在印度工作的外国人按照规定也要缴纳公积金,除非该外国人属于法案定义的“Excluded Employee”(作为派遣员工在印度工作,已在母国缴纳相应公积金,且母国与印度签署有双边社保承认协议的)。为了平衡在印工作的外国人和在海外工作的印度人的社保公积金缴纳,印度政府与许多国家已经签署或者正在讨论签署相关双边社保承认协议(简称“SSAs”)。虽然印度与许多国家签订了该协议,但迄今只有比利时,德国,卢森堡,法国,丹麦,韩国,荷兰和瑞士政府正式批准生效该协议。此外,印度政府对在印度工作的外国人的公积金提现作了限制。根据目前的规定,在印度工作的外国人如果要实现公积金提现,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即年满58周岁,而不是在其停止雇佣关系的时候。但是如果符合一些情况,也是可以提前提取其公积金的:a)由于身体或精神上的虚弱造成的永久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导致退休的,且须由正规医务人员或注册医师出具证明资料;b)因患有结核病、麻风病或者癌症并因此与其用人单位协议解除雇佣关系的;c)相关双边社保互认协议所规定的其他情形。此外,根据与比利时,德国,卢森堡,法国,丹麦,韩国,荷兰和瑞士之间的社保互认协议,来自这几个国家的外国人在印度缴纳公积金的,其可提前实现公积金提现而不受上述58岁年龄限制
- 上一篇:印度劳动法之——劳动合同 2016/9/13
- 下一篇:快讯:印度GST法案获得过半数邦议会批准! 20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