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体制

印度法院设置

2015/4/15 9:14:46      点击:6535

印度是世界上施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之一,在印度的司法构建中,司法体系被称为一个典型的混合法律体系,是基于19世纪中期建立了英国法律制度的英美法系,部分是延续了英国的基础上构建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司法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判例和立法是法律的所有组成部分。在印度,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件,有各级司法机关以及不同类型的法院,宪法授予每一个法院的不同层级和不同的管辖权力,这些法院形成严格而重要的层级制度。

按照宪法的规定,印度最高法院在顶部,其次是高级法院,然后是区法官坐在各自的城区法院,最后是村法院在底部。除此之外还有所谓的行政法院,专门审理行政案件。法院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包括个人和政府之间的纠纷。印度的司法机构是独立于对行政和立法的政府根据宪法的分支机构。

 

印度最高法院

在印度,(Supreme Court of India)印度最高法院不仅是印度最高的司法场所以及上诉法院,也是最高宪法法院,享有宪法授予的违宪审查的权力。由一位印度首席大法官和30名法官构成,其享有优先、上诉以及咨询管辖权。作为最终上诉法院,其上诉所针对的判决为各邦高级法院以及其他区法庭所做出的判决。

最高法院针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享有初审管辖权,其也作为各邦政府间的争议调解者。同时,作为一个有咨询权的法院,可以接受总统服从宪法下所提出的法案咨询进行回答,其也可以自行采取措施进行认定,不需要文件上的申请。

印度首席大法官的任命是由总统提名,议会两个议院多数票(1/2)通过。但是其弹劾则变得尤为困难,需要有总统签发的弹劾命令并且在议会两个议院绝大多数票(2/3)通过才能从其职位上被弹劾。

印度高级法院

印度高级法院(High Court/State Court)。根据印度宪法第141条,印度在邦行政层级一共设有24个高级法院,通过参考最高法院的判例而进行判决以及发布各项命令。高级法院在其本邦领土范围内的所有刑事和民事事项享有初审管辖权,而通过宪法226条,绝大多数高级法院的工作主要是来源下级法院或法庭的令状和上诉请愿。

高级法院的首席法官和法官是由印度总统,该邦邦长以及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联合任命产生。其弹劾也是需要邦长的命令状以及邦议会大多数票(2/3)通过才能免除其职务。

印度区法院

印度的区法院是印度邦政府在其本邦各个地区上所设立的法院,区法院的设立取决于该地区的人口数量、案件争议数量。此类法院则是在高级法院的行政管辖之下,区法院所做的判决决定则是在高级法院的上诉管辖范围内。印度区法院对其本区内的除却高级法院所管辖的刑事、民事事项享有初审管辖权。

区法院的法官则是由该邦邦长以及高级法院首席法官商讨后得出提名进行任命。成为区法官的最低资格为:通过印度律师委员会考试,并且执业满7年或7年以上的律师,可以被任命为区法官。

印度村法庭

村法庭(Nyaya Panchayat)通过1888年公认的马德拉斯村法院法,由一名法官与两名陪审组成调解案件,进而在1947年以后推广至印度全国各邦的农村地区。而在Gram Nyayalayas Act, 2008通过后,有了正式的法律为依托,进而审理村范围的民事、刑事事项,不走法院审理程序而,通过调解的形式进行。


在印度,由于三权分立,司法独立,所以其法院系统也是独立于行政权以及立法权之外。法院系统有其自己的财政拨款、薪酬制度、任免制度以及工作遵循先例的制度,所以在审判上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